目录:
《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大学化学考试大纲》
《土木工程专业考试大纲》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22年专升本——《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
课程考试大纲
一、适用对象 报考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22年专升本专业组03的考生。 二、考试目的 《运动训练学》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关系的认识与理解程度,考察学生掌握运动训练所遵循原则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提高训练成绩所采用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能力,考察学生分析、解决训练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综合素质。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 运动训练学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一)考试内容 竞技体育的构成、基本特点和现代社会价值;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二)考试要求 1.掌握竞技体育的构成、基本特点。 2.掌握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 3.掌握运动成绩释义及其决定因素。 4.掌握竞技能力的定义、与运动能力的异同点及其构成因素。 5.掌握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均衡特征及补偿效应。 第二章 运动员选材 (一)考试内容 掌握运动员选材的释义;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与运动员选材。 (二)考试要求 1.掌握运动员选材的释义。 2.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基本规律与选材。 3.掌握竞技能力各构成要素与选材。 第三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考试内容 掌握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 (二)考试要求 1.掌握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的释义。 2.掌握竞技需要的特异性与训练行为的专项性。 3.掌握如何依据比赛特点安排训练负荷。 4.掌握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的释义。 5.掌握人体生物适应过程的周期性。 6.掌握分段组织系统训练过程的实施。 7.掌握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释义。 8.掌握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训练学要点中共性内容与个别安排结合特点。 9.掌握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释义。 10.掌握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 11.掌握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第四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一)考试内容 掌握运动训练方法释义;运动训练手段释义;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关系;运动训练的基本具体操作方法;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 (二)考试要求 1.掌握运动训练方法和运动训练手段的释义及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关系。 2.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具体操作方法中分解训练法释义、类型、应用。 3.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具体操作方法中重复训练法释义、类型、应用。 4.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具体操作方法中间歇训练法释义、类型、应用。 5.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具体操作方法中变换训练法释义、类型、应用。 6.掌握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有哪些以及不同训练手段的含义、作用、类型、典型范例。 第五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一)考试内容 掌握体能训练释义;身材形态释义及其与体能的关系;力量素质及其训练;速度素质及其训练;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二)考试要求 1.掌握体能训练释义。 2.掌握身材形态释义及其与体能的关系。 3.掌握力量素质释义、常用力量方法分类。 4.掌握快速力量、力量耐力的训练方法。 5.掌握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6.掌握速度素质释义及分类。 7.掌握移动速度训练的方法与要点。 8.掌握如何合理安排速度训练的顺序和时间。 9.掌握如何合理安排速度训练的负荷。 10.掌握耐力素质释义及分类。 11.掌握专项耐力发展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第六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训练 (一)考试内容 掌握运动技术的定义;技术训练常用方法;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运动项群技术训练要点。 (二)考试要求 1.掌握运动技术的定义及常用训练方法。 2.掌握如何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3.掌握如何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4.掌握如何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 5.掌握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 6.掌握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 第七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一)考试内容 掌握年度训练计划的类型;年度训练计划周期类型的选择。 (二)考试要求 1.掌握不同大周期阶段性竞技状态发展阶段、生物学基础及训练任务。 2.掌握针对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如何选择年度训练计划周期。 第八章 训练周课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一)考试内容 掌握不同训练周类型;基本训练周的训练计划;训练课的基本结构。 (二)考试要求 1.掌握不同训练周类型及其主要任务。 2.掌握训练内容的结构特点。 3.掌握训练课的基本结构。 第九章 项群训练理论 (一)考试内容 掌握竞技运动项目的主要分类体系;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二)考试要求 1.掌握如何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进行分类。 2.掌握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群的训练特征。 3.掌握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项群的训练特征。 4.掌握体能主导类速度项群的训练特征。 5.掌握技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训练特征。 第二部分 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一)考试内容 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 (二)考试要求 1.理解运动生理学的定义。 2.掌握生命现象五个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生殖的基本概念。 3.掌握并理解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定义;掌握生理机能调节的四种途径,并会举例。 4.了解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三种控制系统;掌握正反馈、负反馈的定义,并会举例。 第二章 骨骼肌机能 (一)考试内容 掌握肌纤维的结构、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肌纤维的收缩过程、骨骼肌特性、骨骼肌的收缩形式、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运动对骨骼肌形态和机能的影响;了解肌电的测试原理与应用。 (二)考试要求 1.掌握肌原纤维和肌小节的定义;掌握肌小节的结构和相关名词;掌握肌管系统、肌丝的组成。 2.掌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定义及产生原理和变化过程;掌握动作电位变化过程、特点;掌握动作电位的传导、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3.理解并掌握肌纤维的收缩过程。 4.掌握骨骼肌的特性,包括物理特性、生理特性。 5.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并可举例说明;掌握骨骼肌三种收缩形式的比较。 6.掌握掌握骨骼肌力学相关知识;掌握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掌握力量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7.掌握运动单位的定义、分类、动员。 8.掌握肌纤维类型的划分;掌握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了理解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了解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掌握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9.掌握运动导致的延迟性肌肉酸痛;掌握运动导致的骨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掌握延迟性肌肉酸痛和运动型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的机理;了解运动导致的延迟性肌肉酸痛和超微结构改变的防治。 10.了解肌电的测试原理与应用 第三章 血液 (一)考试内容 掌握内环境-动态平衡及其在保证新陈代谢中的生理意义,明确血液组成的机能;掌握运动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了解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运动员血液、血型与输血原则、血液中重要指标参考值及意义。 (二)考试要求 1.掌握血液的组成、内环境及其相对稳定的生理学意义、血液的功能、血液的理化特性。 2.了解运动对血量的影响;掌握红细胞与运动;了解白细胞、血小板与运动;了解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3.了解运动员血液的概念;掌握运动员血液特征及生理意义。 4.了解血型与输血原则;了解血液中重要指标参考值及意义。 第四章 循环机能 (一)考试内容 熟悉心脏的生理特性、泵血功能和各类血管的机能;掌握心输出量、动脉血压、脉搏的成因与影响因素;掌握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明确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心脏的一般结构与血液循环途径;了解各类血管结构功能特点。 2.熟悉心脏的自动节律性、传导性生理特点;掌握心脏兴奋性、收缩性生理特点;熟悉心肌的供血与能量代谢特点、心脏的泵血功能;掌握心动周期与心率;掌握心脏泵血功能指标(心率、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与心指数、心力贮备);了解心音、心电图。 3.掌握动脉血压等血管生理。 4.掌握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局部血流调节。 5.掌握运动时心血管功能的变化,运动心脏特点;了解运动与心血管疾病。 第五章 呼吸机能 (一)考试内容 掌握肺通气、肺换气的机理和血液气体运输的基本概念;掌握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了解呼吸运动的调节;掌握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二)考试要求 1.掌握呼吸、呼吸过程的组成。 2.掌握肺通气的动力学、肺通气功能、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3.掌握并理解肺通气、肺换气定义;掌握气体交换、气体运输。 4.了解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系统;了解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掌握肺牵张反射;掌握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5.掌握运动时通气机能的变化、运动时换气机能的变化、运动时呼吸的调节、运动时合理呼吸、呼吸肌与运动训练。 第六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一)考试内容 了解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基本过程;掌握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掌握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消耗和基础代谢;熟悉正常人体温度和体温调节。 (二)考试要求 1.了解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掌握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 2.掌握基础代谢定义、测定原理、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掌握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3.熟悉正常人体温度、体温调节。 第七章 肾脏功能 (一)考试内容 了解肾脏的基本结构;熟悉尿的生成过程;掌握肾脏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掌握运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二)考试要求 1.掌握人体在新陈代谢过冲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进入机体的各种异物,主要排出的四个途径。 2.掌握肾单位的概念;了解肾单位的基本结构、肾脏的血液循环。 3.了解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掌握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了解尿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尿量。 4.掌握肾脏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肾脏在保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5.掌握运动对尿量的影响;掌握运动性蛋白尿;掌握运动性血尿;了解尿十项检测。 第八章 内分泌功能 (一)考试内容 了解内分泌、内分泌系统与激素;熟悉激素作用的机制和调节;了解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了解功能器官的内分泌及激素;掌握运动与内分泌功能。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内分泌与内分泌系统;了解激素与激素的分类;熟悉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和作用特征。 2.熟悉受体以及作用特征、激素作用的机制和过程、激素分泌的调节。 3.了解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熟悉甲状腺、甲状旁腺的内分泌功能;掌握肾上腺的内分泌功能、胰岛的内分泌功能;熟悉性腺的内分泌功能;了解其他内分泌腺及其激素。 4.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内分泌功能、胃肠道系统的内分泌功能、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5.掌握激素对于运动的基本反应和适应特征、激素对运动能量代谢的调控、内分泌轴与运动、内分泌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第九章 感觉机能 (一)考试内容 熟悉感受器概述相关内容;熟悉视觉、听觉、位觉;掌握本体感觉;了解其他相关感觉。 (二)考试要求 1.熟悉感受器、感觉器官及感觉的定义和分类;熟悉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熟悉眼的折光功能及调节、眼的感光功能;掌握视觉生理与运动。 3.熟悉听觉、位觉相关理论。 4.掌握本体感受器结构与功能、本体感觉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 5.了解触压觉、冷觉与温觉、内脏感觉、痛觉。 第十章 神经系统机能 (一)考试内容 熟悉神经系统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了解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了解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了解脑的高级功能;熟悉睡眠;掌握躯体运动的神经调节;了解脑电图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二)考试要求 1.熟悉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突触、神经递质和受体;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相关知识。 2.掌握反射的概念、反射弧、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兴奋在反射中枢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反射活动的调节。 3.了解感觉信息的传入通路、大脑皮质的感觉代表区及其分析功能。 4.了解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5.了解学习和记忆、条件反射的抑制;掌握学习过程中条件发射和非条件反射相关知识;掌握两个信号系统的概念。 6.了解睡眠时相、睡眠产生的机制;熟悉睡眠与运动的关系。 7.掌握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控、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控、大脑皮质在运动调控中的作用、躯体运动协调的神经机理。 8.了解脑电图及波形意义、运动员脑电图记录与分析。 第十一章 运动技能 (一)考试内容 掌握运动技能的概念和生理本质、运动技能的学习进程、影响运动技能学习发展的因素。 (二)考试要求 1.掌握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运动技能的分类、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 2.掌握运动技能的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与自动化阶段。 3.掌握运动与大脑皮质机能状态对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身体素质对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感觉机能与反馈对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对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运动技能的迁移。 第十二章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一)考试内容 掌握有氧、无氧工作能力基本理论;掌握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二)考试要求 1.掌握需氧量、摄氧量、氧亏、运动后的过量氧耗。 2.掌握最大摄氧量、乳酸阈、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3.掌握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无氧工作能力测试与评价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第十三章 身体素质 (一)考试内容 掌握力量、速度、耐力、平衡、灵敏、柔韧和协调素质。 (二)考试要求 1.掌握身体素质的基本概念。 2.掌握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力量训练原则、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3.掌握速度素质的生理基础、速度素质的训练。 4.掌握有氧耐力、无氧耐力概念。 5.掌握平衡、灵敏、柔韧和协调素质相关内容。 第十四章 运动性疲劳 (一)考试内容 掌握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及特征、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二)考试要求 1.掌握疲劳的概念、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2.掌握衰竭学说、堵塞学说、内环境稳定失调学说、保护性抑制学说、突变理论、自由基损伤学说。 3.掌握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不同运动的疲劳特征。 4.掌握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一)考试内容 掌握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恢复过程。 (二)考试要求 1.掌握赛前状态、准备活动。 2.掌握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3.掌握真稳定状态、假稳定状态、“第一拐点”与“第二拐点”、最大摄氧量平台。 4.掌握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机体能量贮备的恢复、促进人体恢复的措施。 第十六章 特殊环境与运动 (一)考试内容 掌握高原环境与运动、热环境与运动、冷环境与运动;了解水环境与运动、微重力与运动、水下环境与运动。 (二)考试要求 1.掌握高原应激、高原服习、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高原训练的要素。 2.掌握热环境与适应、热病及预防。 3.掌握冷环境与运动、冷服习。 4.了解水环境与运动、对水环境的适应;了解微重力环境中的机体适应、微重力环境中的运动;水深与气压、潜水的心血管反应、潜水减压病。 第十七章 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 (一)考试内容 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概念、功能;掌握运动员身体各系统技能评定指标及方法;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综合评定;掌握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 (二)考试要求 1.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概念、功能。 2.掌握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能量代谢系统、神经系统、身体形态学身体指标测定。 3.掌握运动训练对身体机能的影响、运动员身体机能综合评定的一般步骤。 4.掌握生理学指标的检查。 第十八章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 (一)考试内容 熟悉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掌握儿童少年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掌握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 (二)考试要求 1.熟悉生长发育及成熟的概念、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因素;掌握生长发育年龄阶段的划分与青春发育期。 2.掌握儿童少年骨骼与关节、肌肉、血液循环、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3.掌握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自然生长、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儿童少年主要身体素质发展特点。 第十九章 女性的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 (一)考试内容 熟悉女性生理特点;掌握月经周期;了解妊娠与运动能力。 (二)考试要求 1.熟悉女性生理阶段划分、生理特点、运动能力特点。 2.掌握月经周期及其调节;了解妊娠期运动能力。 第二十章 衰老与运动 (一)考试内容 了解衰老的概念与机理;熟悉老年人生理特点与健身作用;掌握老年人运动原则。 (二)考试要求 1.了解衰老的概念及老年人划分标准、衰老的机理。 2.熟悉老年人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抗氧化系统、体成分和体重、血脂代谢等特点。 3.掌握老年人运动原则。 第二十一章 运动健身与运动处方 (一)考试内容 了解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处方的实施;熟悉运动处方的应用。 (二)考试要求 1.了解运动目的、运动的类型;掌握运动强度概念;。 2.了解运动处方制定的步骤、运动处方的实施。 3.熟悉减肥、高血压等常见运动处方的应用。 第二十二章 运动项目的生理学特点 (一)考试内容 了解田径、竞技体操、球类运动、游泳、重竞技运动、冰雪运动、武术运动项目的生理学特点。 (二)考试要求 了解田径、竞技体操、球类运动、游泳、重竞技运动、冰雪运动、武术运动项目应动员,身体形态技能特、能量代谢特征、肌肉工作特点、常见训练方法等。 第二十三章 体能 (一)考试内容 了解并熟悉基础体能、专项体能、综合体能、体能测评的生理学基础。 (二)考试要求 了解并熟悉基础体能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生理学基础;了解并熟悉专项体能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生理学基础;了解综合体能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生理学基础;了解体能测评生理学原则、生理学要点。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计分方式:满分20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运动训练学》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关系的认识与理解程度,考察学生掌握运动训练所遵循原则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提高训练成绩所采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能力,考察学生分析、解决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综合素质。 (2)通过考查学生对运动生理学基本理论和原理的认识与理解,掌握与应用基本生理学理论知识程度,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后继其他课程及新理论、新实验技术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以满足体育类相关专业的需要。 5.题目类型 (1)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 ①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②是非题(每题2分,共10分) ③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④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⑤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 (2)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 ①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②单项选择题题(每题1分,共30分) ③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④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⑤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6.各类题目特点及考试目的 (1)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 ①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及对一些易混淆的基本概念的辨别能力。 ②是非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易混淆的重要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③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深刻理解。 ④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⑤应用题考察学生对有关训练原则、方法与手段的应用,以及解决训练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2)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 ①名词解释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掌握程度。 ②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及对一些易混淆的基本概念的辨别能力。 ③是非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易混淆的重要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④简答题考查学生对某生理现象的理解、相关概念的掌握以及对知识系统性的整理能力。 ⑤案例分析题考查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 7.答题要求 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晰,字体不要写得太小太密,字距适当,答题行距不宜过密。必须按规定的题号,在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注意规范。 五、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六、考试要求 1、运动生理学 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教材、笔记本、作业本、参考资料、电子读物、电子器具和工具书等(但可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机)进入考场。 2、运动训练学 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教材、笔记本、作业本、参考资料、电子读物、电子器具和工具书等进入考场。 七、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 田麦久主编. 运动训练学(第一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参考书: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主编. 运动训练学(第一版)[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2、教材: 王瑞元、苏全生主编.运动生理学(第一版)[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21.1。 参考书: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郝选明主编.运动生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 王庭槐主编.生理学(第九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22年专升本——《大学化学考试大纲》 报考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22年专升本专业组01的考生。 《大学化学综合》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大学化学基本理论和原理的认识与理解程度,考察学生掌握与应用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的能力,考察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一)考试内容 溶液的定义和性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胶体溶液及高分子溶液和乳浊液的特点和性质。 (二)考试要求 1.理解溶液及分散系的定义,掌握各种分散系的特点、分散直径和常见例子。 2.掌握物质的量及单位,物质的量、物质的摩尔质量及物质的量的各种类型的计算。 3.掌握溶液的组成量度,掌握质量分数与体积分数、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及摩尔分数的定义及计算。 4.了解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其应用,了解等物质的量的含义及一般应用。 5.掌握溶液的依数性的概念及对蒸气压、沸点、凝固点和渗透压的影响。 6.掌握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7.掌握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的理论依据及同蒸气压降低的关系及相关计算。 8.掌握溶液的渗透压产生的原因及计算渗透压的公式。 9.掌握溶胶的性质,包括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及电学性质-电泳的现象和特点。 10.了解胶团结构的性质和胶团结构的表达式。 11.掌握溶胶的稳定性、聚沉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加入电解质、相反电荷的溶胶及加热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12.了解高分子溶液的特性及高分子溶液的盐析理论基础和具体方法。 13.了解乳浊液的定义、特点和主要的应用。
(一)考试内容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掌握化学键、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特点与性质。 (二)考试要求 1.掌握元素的原子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及其表达形式与应用。 2.掌握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实质及特征。 3.理解薛定谔方程的本质,掌握波函数的实质与原子轨道的关系。 4.理解概率密度、电子云定义和表达方式。 5.掌握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及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的规则,掌握各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6.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三个基本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德规则。 7.掌握能级图的来源和在电子排布中的作用。 8.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和特点,轨道的能级结构同电子层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和特点。 9.掌握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的定义及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性的规律。 10.理解化学键的本质,掌握离子键的形成、特征、本质和离子键的离子性成分。 11.掌握共价键的现代价键理论要点、共价键的本质、特征、键型和各种键参数的定义,如键能、键长键角及共价键的极性。 12.掌握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和处理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杂化类型的例子。 13.掌握sp、sp2、sp3杂化,理解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 14.掌握化学键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区别与联系,确定分子极性的方法。 15.掌握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的存在形式。 16.理解氢键的概念及氢键的产生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一)考试内容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二)考试要求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及其数学表达方法。 2.理解平均速率的概念,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 3.掌握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掌握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意义,掌握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的相关计算。 5.掌握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一)考试内容 掌握误差与准确度,偏差与精密度,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表示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方法;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定量分析的任务、作用及其分类方法。 2.掌握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采样、前处理、测定和数据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3.掌握误差的来源及误差的各种表示方法,熟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4.掌握偏差的来源及偏差的各种表示方法,熟悉提高分析结果精密度的方法。 5.掌握有效数字的意义及计算规则。 6.掌握分析结果的处理与报告的方法。 7.了解分析法的分类,滴定分析中的有关术语、滴定方法、方式及特点。 8.掌握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相互转换关系,掌握滴定分析的有关计算。 (一)考试内容 了解弱电解质解离常数及其解离度的意义和影响因素,熟悉酸碱质子理论,能够运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及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平衡的影响,掌握弱酸、弱碱和缓冲溶液的有关计算,了解滴定分析法基本术语、特点、分类、要求;掌握基准物质定义和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及滴定分析法的计算方法,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酸碱滴定曲线、突跃范围、指示剂选择、准确滴定及分步判断;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原理和方法;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弱电解质解离常数及解离度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2.掌握水的解离特点及pH的定义和计算。 3.掌握酸碱的定义和共轭酸碱对的特点。 4.掌握酸碱反应的实质。 5.掌握共轭酸碱对中Ka和Kb的关系和计算。 6.掌握一元弱酸、弱碱的pH计算方法。 7.了解多元弱酸、弱碱的pH计算方法。 8.了解两性物质的pH计算方法。 9.掌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及同离子效应对解离平衡的影响。 10.掌握弱酸、弱碱中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11.掌握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及有关计算。 12.掌握酸碱滴定曲线的绘制方法,掌握各种酸碱之间滴定的判据,并能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13.掌握常用酸碱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滴定方法,了解酸碱滴定的有关应用。 (一)考试内容 掌握溶度积原理,各种溶度积常数的写法和特点,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区别和相互转换,溶度积规则,以及影响溶解度的因素;理解掌握溶度积规则的应用,沉淀的生成、溶解及转化;了解沉淀滴定法。 (二)考试要求 1.熟悉溶度积的概念、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 2.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熟悉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3.掌握沉淀产生、溶解的条件及其应用。 4.了解沉淀滴定法的原理,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斯法的特点及条件。 5.了解银量法的特点和应用。 (一)考试内容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氧化数,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掌握条件电极电势的意义及应用;化学计量点电极电势的计算和影响氧化还原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中自身指示剂、专属指示剂特点及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选择;高锰酸钾法、碘量法、重铬酸法的原理、反应、条件、指示剂选择及适用范围、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常见的应用。 (二)考试要求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掌握氧化数的确定、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和技巧。 3.理解原电池和电极电势的概念。 4.掌握浓度和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5.掌握能斯特方程的意义和应用。 6.理解用电极电势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7.掌握利用电池反应或者电极电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8.掌握依据电对选择适当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9.熟悉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指示剂。 10.熟悉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和碘量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计算。 1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命科学、消毒与灭菌及土壤肥力上的应用。 (一)考试内容 了解配位滴定法概念、金属配合物的特点、配位滴定曲线及影响配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配位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掌握配位滴定的副反应系数和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定义及计算、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条件、配位滴定准确滴定的条件及配位滴定的最低pH、混合离子分别滴定的方法。 (二)考试要求 1.理解配合物的定义、组成,命名常见的配合物。 2.掌握中心离子、配体与配位原子、配位数等的确定方法。 3.理解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意义,熟悉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 4.掌握配位平衡移动的计算。 5.掌握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及配位滴定的有关计算和应用。 6.掌握EDTA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滴定的特点。 7.了解配合物在化学、工农业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一)考试内容 掌握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及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分光光度计构成;吸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 (二)考试要求 1.掌握吸光光度法的特点,了解溶液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掌握朗伯-比尔定律的特点及其表达形式。 3.熟悉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4.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使用方法。 5.掌握吸光光度法测量条件的选择。 6.掌握吸光光度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一)考试内容 掌握电位分析法的电极及原理;电位法测定溶液pH原理及方法;膜电位和选择性系数含义及应用;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电位测定终点的判断方法。 (二)考试要求 1.掌握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理解指示电极、参比电极、复合电极等基本概念。 3.掌握直接电势法测量溶液pH的原理和方法。 4.了解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离子活度的原理和方法。 5.了解电势滴定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考试内容 较全面的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物理性质特点和化学性质特点,熟悉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分类,了解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与有机反应类型。 (二)考试要求 1.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物理性质特点和化学性质特点。 2.掌握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分类,了解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与有机反应类型。 3.掌握烷烃、烯烃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与构象,烷烃的性质,诱导效应,烯烃高聚物及其应用。 4.掌握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及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5.掌握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和化学性质,不同类型卤代烃卤原子活性差异,扎依采夫规则。 6.掌握醇、酚、醚的结构,物理性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以及基本反应和鉴别方法。 7.掌握醛、酮的结构特点及命名,理解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鉴定方法。 8.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理解羧酸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分类、命名及重要性质。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计分方式:满分20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通过考查学生对大学化学综合基本理论和原理的认识与理解、掌握与应用基本化学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的程度,考察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后继其他课程及新理论、新实验技术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以满足化学,化工类生产技术专业的需要。 5.题目类型 ①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②是非题(每题2分,共30分) ③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④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⑤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6.各类题目特点及考试目的 ①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及对一些易混淆的基本概念的辨别能力。 ②是非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易混淆的重要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③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深刻理解。 ④简答题、计算题考察学生对基本化学理论的计算和有关概念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理解、计算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 7.答题要求 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晰,字体不要写得太小太密,字距适当,答题行距不宜过密。必须按规定的题号,在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注意规范。 五、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序号 题 型 考试内容 分数分配 备 注 1 选择题 溶液和胶体、物质结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分析化学概论、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沉淀平衡与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吸光光度法、电势分析法、有机化学基础 60 2 是非题 溶液和胶体、物质结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分析化学概论、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沉淀平衡与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吸光光度法、电势分析法、有机化学基础 30 3 填空题 溶液和胶体、物质结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分析化学概论、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沉淀平衡与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吸光光度法、电势分析法、有机化学基础 30 4 简答题 物质结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有机化学基础 40 5 计算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分析化学概论、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40 总分数 200 本课程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教材、笔记本、作业本、参考资料、电子读物、电子器具和工具书等进入考场。(但可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钟国清、蔡自由主编《大学基础化学》(第三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5。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四川大学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编《分析化学》(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2。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孟长功主编《无机化学》(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肖衍繁,李文斌主编《物理化学》(第2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22年专升本——《土木工程专业考试大纲》
土木工程专业理论知识》课程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