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词解释
36.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37.目标管理芽普通是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共同参与目标制定,在工作中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38.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39.有效沟通有效沟通就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高。
40.反馈控制亦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四、简答题
41.法约尔的五种管理职能
(1)计划;(2)组织;(3)指挥;(4)协调;(5)控制
42.决策的过程入
(1)诊断问题;(2)明确目标;
(3)拟定方案;(4)筛选方案;
(5)执行方案;(6)评估效果
43.简述五种部门化的类型
(1)职能部门化;(2)流程部门化;
(3)产品部门化;
(4)地域部门化;(5)顾客部门化;(6)动态网络组织结构;
(7)控股型组织结构
44.平衡计分卡的定义和优点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
(1)平衡计分卡将企业的战略置于核心地位;
(2)平衡计分卡使战略在企业上下进行交流和学习,并与各部门和个人目标联系起来;
(3)平衡计分卡使战略目标在各个经营层面达成一致;
(4)平衡计分卡有助于短期成果和长远发展的协同和统一。
五、论述题
45.双因素理论
(1)双因素理论又称保健一激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
(2)赫兹伯格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3)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也称为“维持因素”。保健因素处理不好会引发工作不满情绪,处理得好可预防和消除这种不满,但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保健因素包括:成就、承认、成长、工作本身、责任、晋升。
(4)激励因素是指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激励因素处理得好,能够使人产生满意情绪;如果处理不当,其不利影响只是没有满意情绪,而不会导致不满。激励因素包括:工资、工作条件、监督、公司政策、与监督者的关系、同事关系等等。
(5)启示:管理者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只有激励因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
适当举例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六、案例分析题
46.请分别从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分析公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答: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四个责任的层次性从低到高逐渐提升,但强制性却逐渐削弱。
(1)第一层次,也是最基本的层次是法律责任。企业的法律责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法律责任所涉及的是遵守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确立责任行为的最低标准,划分企业的责任区域。(结合案例说明)
(2)第二层次是经济责任。企业的经济责任是基础,是企业履行其他责任的条件,其履行靠市场选择的强制性来保证。(结合案例说明)
(3)第三层次是伦理责任。伦理责任涉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期望或禁止的、不以法律条文形式表现出来的企业活动或行为。(结合案例说明)
(4)第四层次是慈善责任。它是企业自由选择的行为,主要靠企业的觉悟水平和良知,既没有强制性也没有监督机制。企业不履行慈善的责任,其自身利益不会受到任何损坏,但是如果企业履行了慈善责任,则可能会提升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结合案例说明)